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平昌零距离 于 2016-12-9 16:27 编辑
在巴中市救助管理站获悉,一名来自平昌的15岁流浪少年,多次在市内犯事,在市内对路边停放的车辆实施撬锁、砸窗盗窃,将所得钱物用于上网、玩乐,一年内作案多起,涉案金额达数万元。 15 岁少年流浪7 年 已经三十多次进市救助站 15 岁少年小成(化名)是平昌人,近日在巴中因涉嫌偷盗案再一次走进了救助管理站。然而,这已是已不是他第一次进了,小成已经有三十多次走进市救助管理站的经历了。 ”小成是我们站里的“常客”。小成父母离异,他八九岁就开始在社会上流浪。孩子送到救助管理站,但我们这也不能成为他的‘家’,期间先后多次送他回原籍,也曾让小成去上学、学厨师,但他长大后,干了一些违法的事情,有时还到广元作案。”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说。 近日,小成与几名年纪相仿的流浪少年在巴中市内对路边停放的车辆进行撬锁、砸窗和盗窃。市民发现后及时报警,警方通过调取监控,将几名涉事少年抓获。一查不要紧,这些平均年龄不到14 岁的少年,年纪小小的却已犯案多次,有的甚至是“四进宫”了,因年龄不够,警方依法不执行行政处罚。
不容忽视的流浪少年犯罪 流浪少年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失去基本生存保障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15岁流浪少年作案多次 多部门携手拯救 为了让小成改过自新,抱着“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巴中市救助管理站还协同巴中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邀请了平昌县当地政府、派出所、学校,对小成及其亲属,开展了一次家庭、特警、救助站、社会联手拯救失足少年的教育活动。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对小成进行了法治教育,告诫他应该洁身自好,不触犯法律底线,并对偷、抢等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法制教育。 孩子愿改过自新 通过此次教育活动,小成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以后再也不干违法犯罪的事情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对社会有益的人。”小成说。小成的亲属也表示,今后一定会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导致孩子走上歧途的往往就是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够,没有做到父母应尽的职责,对他们不闻不问导致的。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希望每个父母们,多多的注意孩子的心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抽些时间和孩子多多交流,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避免他们走上歧途,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