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平昌零距离 于 2016-11-22 17:37 编辑
平昌白衣镇文昌社区荣获2016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真是给大平昌的人长脸啊 日前,从国家民政部获悉,巴中市巴州区东城街道南门社区、恩阳区登科街道老场社区、平昌县白衣镇文昌社区、通江县诺江镇春长坪社区、南江县长赤镇文书苑社区荣获2016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截至目前,巴中市共成功创建 21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所谓的”减灾社区“顾名思义,就是在社区范围内进行的减灾工作,或在社区层面上开展的社区活动。所谓”减灾示范社区“就是对特定范围内的社区减灾工作有示范和表率总有的社区。 这种示范和表率具体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减灾进社区活动具有科学的理念和明确的宗旨与要求;二是减灾进社区工作整合了行政管理、科学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资源,在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三是各项与减灾进社区活动有关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得到加强,能够保障社区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四是社区群众对社区减灾工作满意度率达到一定的指标,取得上级部门的认可。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 基本条件 1.社区居民对社区综合减灾状况满意率大于70%。 2.社区近3年内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 3.具有符合社区特点的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经常开展演练活动。 基本要素 (一)综合减灾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完善。成立了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机制。 (二)开展灾害风险评估 (三)制定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四)经常开展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 (五)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较为齐全 (六)居民减灾意识与避灾自救技能提升 (七)广泛开展社区减灾动员与减灾参与活动 (八)管理考核制度健全 (八)档案管理规范 (十)社区综合减灾特色鲜明 近年来,各地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不同损失。做好灾害预防和应对工作摆在人们面前。社区做为社会的基层组织,在灾害面前扮演着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的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因此开展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意义重大。 综合减灾工作意义: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创建减灾示范社区在加强社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增强了社区管理能力。通过进行防灾减灾演练、社区宣传等活动,社区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社区群众的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二是减轻了自然灾害对社区居民的伤害。各地结合实际,在社区中确定灾害信息员,制定灾害应急预案,进行减灾救灾演练,使社区居民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有了提升,减轻了生命财产损失。三是丰富了社区管理服务内容。通过开展创建活动,社区居民明确了灾害发生后避难路线、地点及自救互救的技能,在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时能够很好的应对自救,降低伤亡和损失。所以开展社区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 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加强对社区减灾工作的部署,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