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平昌零距离 于 2016-11-16 16:18 编辑
11月15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经开区宣传部、时新街道办事处承办的2016年第三季“巴中好人”发布仪式暨首届“幸福时新人”表彰活动在巴中经开区西锦社区举办。 获得2016年第三季“巴中好人”的分别是:通江县浴溪小学教师伍理才、通江县诺江镇春长坪社区居民陈杰、巴州区公路养护管理段水宁寺养护站站长赵华、国网四川南江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新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张茂春、通江县洪口小学教师王仕高、巴中经开区兴文卫生院临床专业主治医师杨智斌、巴州区梁永镇黑潭村卫生站医生邓光吉、恩阳区万安乡北斗社区居民陈代华、南江县寨坡乡洋垭村村民吴太群、平昌县白衣镇蒙溪村村民焦良菊。 另外,时新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李锐、胡春、屈荣华、张仕秀、吴青松、温超琼、李永、王天珍、李本明、赵昌华10名同志获得首届“幸福时新人”荣誉称号。 2016年度第三季“巴中好人”简要事迹(分类别排列) 一、助人为乐类 伍理才 伍理才,男,汉族,现年58岁,通江县浴溪小学教师。他坚守乡村教育38年,先后联系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近100名爱心人士,每年资助贫困学生近60人,资助金额达25万元,资助学生分布于11所学校,为山区贫困学子搭起了求学之桥,开启了希望之门。他先后获得“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贡献奖”“巴中市教书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二、见义勇为类 陈杰 陈杰,男,汉族,现年34岁,通江县诺江镇春长坪社区居民。2016年7月5日7时30分左右,陈杰不顾个人安危,用绳子捆住自己,赤脚从楼顶吊到6楼,用双手托举起头部被卡在窗外防护栏、身体悬空的女童,坚持近1个小时,直至女童脱离危险。在救援过程中,他身体多处被刮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托举哥”。他奋不顾身救人的故事,先后被人民网、华西都市报报道。他荣获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二等奖。 三、敬业奉献类 赵华 赵华,男,汉族,现年47岁,巴州区公路养护管理段水宁寺养护站站长。30年如一日,他带领工友、家人上路扫积雪、查隐患、排故障,疏通道路。他积极争取资金,为三皇村硬化道路2.5公里,同时节约近2万余元。他先后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市干线公路建设先进个人”“省优秀公务员”,所在道班多次被省、市、区交通公路主管部门评为“文明道班”“先进集体”“双优道班”。 张茂春 张茂春,男,汉族,现年47岁,国网四川南江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新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南江县光雾山的“点灯人”。张茂春自掏腰包为群众买电视、借钱保证施工,连续4年节假日未休,在抗洪抢险、灾后重建、农网建设与改造、抗冰保电等工作中表现突出,先后荣获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国网巴中供电公司“电力先锋”、“十佳和谐文明家庭”、国网四川南江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王仕高,男,汉族,现年59岁,通江县洪口小学教师。他12岁参加学校义务劳动,被木料砸中脊梁,造成身体驼背成为重度残疾人。为了偏远乡村的孩子们,王老师一直坚守在条件最差的学校任教,一呆就是35年。他饱受厄运之苦,却不改活着“为了孩子明天”的初衷,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驼背“驼”起了山村教育的一片天。《四川教育导报》对他作了《“驼背”老师的故事》专题报道。 杨智斌 杨智斌,男,汉族,现年35岁,中共党员,巴中经开区兴文卫生院临床主治医师。2003年,刚从卫校毕业的杨智斌回到家乡,继承爷爷的事业,成为一名村医。扎根基层10余年,他铭记“医学济世,厚德济生”的行医宗旨,用精湛的医术成功治愈患者不计其数,用医者仁心换得乡邻绵绵真情,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一名医者仁和德的最深刻内涵。他在省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及技能竞赛决赛中荣获“个人二等奖”。 四、诚实守信类 邓光吉 邓光吉,男,汉族,现年56岁,中共党员,巴州区梁永镇黑潭村卫生站医生。从医30多年来,他背坏了数十个药箱,直到脚上走出厚厚的老茧,仍带病坚持上门为民服务。自1983年进入黑潭村卫生室工作至今,黑潭村一寸寸土地上留下了他工作时走过的足迹,每一颗颗花草都见证了他行医为民的故事。他深受当地群众信赖和赞誉,并多次被市、区授予“基层卫生先进工作者”“基层卫生模范工作者”荣誉称号。 陈代华 陈代华,男,汉族,现年44岁,恩阳区万安乡北斗社区居民。他用真诚对待他人,赢得了“信任他,支持他,跟着他”的人缘财富。2015年,送工友的车侧翻造成人员伤亡,他花费70余万元处理好事故后,又带着礼物和10多万元现金,主动承担误工损失和后期营养费。2016年,因业主无力支付工程款,他和妻子四处借款30万元,一分不少兑现工友工资。“无诚则不立,无信则不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五、孝老爱亲类 吴太群 吴太群,女,汉族,现年41岁,南江县寨坡乡洋垭村村民。2005年吴太群丈夫胸椎粉碎性骨折,造成终身瘫痪。她11年如一日,细心照顾和陪伴瘫痪丈夫,用真情感动多次寻死的他。为了维持这个家,吴太群靠到几十公里外的大山采药补贴家用,艰辛却坚强地撑起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她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妻子敢于担当的伟大品格,谱写了一曲最美妻子的赞歌! 焦良菊 焦良菊,女,汉族,现年47岁,平昌县白衣镇蒙溪村村民。1991年,22岁的焦良菊嫁给李泽和,过着简单幸福的小日子。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的一场车祸导致李泽和脑神经严重受损,生活不能自理。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焦良菊10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痴傻丈夫,独自承担着家庭重担,喂猪养鸡、耕田犁地、搬砖砌瓦,她用执著与艰辛演绎了相濡以沫的夫妻之情,用女子的坚韧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家。
自去年5月,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文明办、市直工委、市人社局、巴中军分区政治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9家单位联合推出“巴中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以来,各地各部门组建专班、落实专人,分地区、分系统、分行业全面深入开展“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新型农民、社区好人、行业典型、最美人物不断涌现。一年来,产生了以周尚聪为代表的中国好人10人、四川好人70余人、各级各类巴中好人4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