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又是一年双十一,全国近 1/10 的人荷包即将遭到腰斩。
你以为这是现代科技的作用?No!
有欲望的地方就有买买买,万能的古人早就学会海淘和代购啦!即使没有双十一,也是天天剁手啊!
中国海淘第一人——张骞
公元前139年,外交官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准备联合大月(ròu)氏(zhī)搞个“左右夹击”,给匈奴点颜色看看。
没想到,这一去,就光荣的成为了史上第一位……代购。
辛苦 N 久找到大月氏说明来意,人家却表示自己生活 hin 好,不想打仗。真是蜜汁尴尬。。
悲伤的时候要喝酒……于是苦闷的张骞爱上了大月氏邻居大宛国的葡萄酒。自己喝开心了还不够,回去还要向汉武帝打报告,让汉武帝惦记得那叫一个苦!
于是,7年之后,张骞再得圣命,带了千万的金币丝帛和牛羊,向西域二次出发。
这一次,张骞终于学聪明了,知道要给人点好处了喂!!边走边做买卖的张骞一行人,和楼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的歪果仁火速打成一片,超级受欢迎,凡所到之处,皆载歌起舞~
于是,心情甚好的张骞,终于可以专心做代购了!
下面附上“西域精品外贸”店的宝贝分类:
1. 花式调味品
说起汉朝人,吃的那叫一个可怜。没铁锅,也没油菜,顿顿减肥套餐,食物只能靠水煮。
张骞前往西域之后,就发现,西域的人吃得倍儿香。因为人家有花式调味品啊!
于是,张骞陆续引进了芫荽(香菜)、大蒜、芝麻等一系列调味品,给今天无数吃货带来了福音。不然我们吃火锅的时候,油碟都没得挑啊!
2. 瓜果蔬菜来一份
不仅做菜的形式单一,汉朝的蔬菜瓜果品种也相对匮乏。
张骞西域走一遭,也带回了不少好吃的“特产”。
蔬菜水果两边混的黄瓜,就是张骞从胡人(少数民族)那里带回中原的,因此最开始被称作“胡瓜”。
石榴也是由张骞从安石国 (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和塔什干)引入,因此早期又称“安石榴”。
当然,不能忘了让汉武帝惦记不已的葡萄酒。在张骞凿通西域之后,大宛国主动献上了葡萄、苜蓿种子。皇帝也终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葡萄!
弹乐器的妹子们面前就是葡萄
3. 高级进口家具
这个进口家具就是……椅子!
在汉朝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像这样↓
张骞将椅子从西域代购回,之后,椅子在汉灵帝时期被发扬光大。
除此之外,张骞还带回了品种优良的新疆和田玉,补脑的核桃,以及保湿的芦荟等等。
看来,张骞这个“买手”的眼光还不错,至少他为汉武帝代购带回中原的东西,极大地丰富了后世人们的厨房,相当于大半个菜市场了= =。
规模最大的海外购店主——郑和
郑和曾经率领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这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出半个多世纪!
此处应有掌声——
除了时间最早,郑和&他的团队也堪称是眼力最准的海淘卖家。
他淘回的,样样堪称“尖货”,既赚稳了钱,还极大的讨得了当时的皇帝—— 明成祖朱棣的欢心。
1. 依然是调味品
和张骞这个单纯的吃货不一样,郑和选择调味品主要是因为……调味品赚头大啊!
要知道,苏门答腊的胡椒每官秤(官府制定的标准秤)100斤只要1两银子,运回中国后,郑和每斤卖10至20两银子。这也意味着,海淘胡椒有1000倍到2000倍的利润,简直赚翻了!
2. 高档檀木家居
郑和还海淘回了来自东南亚的紫檀木。之后,明朝皇帝派官吏赴南洋采办紫檀木成为定例,直至明朝灭亡......
正是因为郑和的这一采购,才有了明清时代红木家具的辉煌。在明清时期,皇亲贵族们用的全都是红木家具。
《甄嬛传》中的红木家具
3. 当然是皇帝喜欢的!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便是为皇帝寻找...壮...阳...药。
在当时的马来西亚,很多男人都喜欢吃可以壮阳的马来草。于是郑和也赶紧抢购了一把,把马来草海淘回来了。
据说,除了马来草,郑和每次回来总要秘密地向皇帝进贡诸如鹿茸、鹿血之类的壮阳物品......
相比张骞内忧外患的汉朝,郑和的明朝则国力强盛得多。于是他&他的团队还搞了个力度更猛的“大酬宾”活动,将宝船上满载的瓷器、丝绸送给每一个访国,歪果仁也可以“互淘”,交换货物。
来来来~你先来~看我放大招~
这种不亏本还稳赚的生意,让歪果仁爱惨了。
回国后,专做高端生意的“郑和全球购”正式迎客!来自世界各地的印染原料苏木、鱼翅、宝石、珍珠、珊瑚树等等,要什么有什么!
最厉害的是,他们更是首屈一指的开通了“郑和生鲜”服务......
你没看错,是真正的“生鲜”,不是水果和肉类,而是更奇异的狮子、花福鹿(斑马)、金钱豹、驼鸡(鸵鸟)、大西马......
还有麻林国(现坦桑尼亚)赠送的所谓“麒麟”(长颈鹿),与古籍中描述的神物“麒麟”简直一模一样。在这之前谁都没见过长颈鹿,于是一只鹿引发了明朝百官的拜礼祝贺......
古画中的麒麟
郑和手下牵着的麒麟
至于朱棣,反正壮阳药什么的都已经拿到了,还能观赏动物园,心里也是挺乐呵的。
郑和的西洋之旅,表面上是宣扬国威,实际上则是“职业海淘”,脑补起来简直是一部美国动画!
去的时候载着沉甸甸的货物,回程的时候,整只船都是迫切探出脑袋的鲜活动物,场面应该很惊艳,堪比《动物总动员》。。。
据史料记载统计,郑和七下西洋所带回的国外货物多达185种,其中:
不愧是5冠老店,买卖就是做得大~
入驻天朝的海外使臣团
如果说明朝时期,还需要皇帝派手下去到国外“采购”。清朝时期,已经有使臣主动来我大天朝送货啦!
据现存乾隆朝贡单中的不完全统计,乾隆这一生共收到3000多件进贡钟表,其中来自英国的最多......全球购、进口商品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
拿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举例吧,经常给乾隆送上一些“奇淫技巧”的小玩意。在他初次拜见乾隆时,就送上了非常丰厚的贡礼↓
然鹅,在雍正爸爸的照顾下,从小玩着西洋玩具长大的乾隆表示并没有任何看得上眼的……对了,当时乾隆82岁。
后来,他又向乾隆敬献了一台能写字的机械人钟,上面写了“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这才让乾隆觉得新奇。马戛尔尼的店铺这才正式开张。
除了马戛尔尼,乾隆还收到过西洋某国进贡的18个机械人玩偶,能演整部《西厢记》。张生、莺莺、红娘等人偶可以给自己穿衣服,还能鞠躬作揖,像真人一样活动自如。
随着宫廷内进口商品的盛行,民间也燃起了“海外购”的需求。市面上开始有“中国匠人”制造假货,仿冒西洋产品,做得惟妙惟肖,销量也相当不错。
这就让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海淘”老江湖乾隆生气了,还曾专门就此事发旨,要求宫中的用品必须进口原装,杜绝假货。
乾隆帝的爱好,不仅影响到了子民,连欧洲最顶级的钟表师成天也再琢磨中国皇帝的喜好。巴黎或者伦敦流行的玩意儿,往往一段时间后就会随着传教士传入北京。
看来,说到会玩儿,还当属我们的老祖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