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大巴山下“博士之乡”的教育经:把快乐自信还给孩子们
    返回列表
    查看: 21950|回复: 0
    收起左侧

    [话题] 大巴山下“博士之乡”的教育经:把快乐自信还给孩子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8 13: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和平场小学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全校750 名学生中,有大半是留守儿童。因为从学校陆续走出20 多位博士、60 多位硕士,和平场获得“博士之乡”称号。

    f0000022d266b0f36cd_副本.jpg

           巴中多山,在城中四面望去都是山坡,山峰在雾中影影绰绰,绿如墨色。出了城,南北东西也都是山坡,只分大小高低。小车在山间穿梭,一路掠过长长的狗尾巴草、笔直的松柏树,弯弯绕绕的山路向上盘旋,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恩阳区渔溪镇的和平场小学。学校矗立在半山腰,被大自然环抱着,乍一看,似乎和其他乡村学校没什么不同。细问之下就能发现端倪——这个学校出过20 多位博士,以及学生对于电子产品不屑一顾。这两点特色的原因并非是学校管理严格之类,学校反倒提倡孩子们玩儿,还得会玩儿,玩出新花样最好。
    “就因为此,学校的老师联合校关工委齐上阵,十八般武艺皆精通,争取让孩子们尽兴。”校长夏长河笑着解释道。

    能帮就帮一下

           学校的乡村少年宫项目相当完备,24 个活动室、组包括了40 余个单项。“有的活动是任课老师自发带领,有的是校关工委刻意请来的‘五老’们。”航模是男孩们向往的活动之一,带他们的是刚毕业的物理老师,在了解到航模这门课程对专业性有一定要求后,这位老师趁着假期自费报名参加了成都市航模知识与操作的相关培训。回校后,老师也没和学校提起这件事,默默带着孩子们制作模型,带他们实现“放飞”梦想。“这事过了一年多,我们意外得知这个情况后,才坚持给这位老师报销了相关费用。”副校长李宗举说,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朴实”二字。学校一共有500 多位住校生,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年龄偏小,生活不能自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就轮着照顾这群孩子,给他们打水洗漱、帮他们打开水、带他们洗衣服、晚上哄他们入睡。老师不约而同地承担了“母亲”的责任,照顾这群柔弱的雏鸟。说实话,照顾一个年幼孩子的生活起居,就算是亲生父母也有感觉疲倦和暴躁的时候,而学校的老师得挨个照顾好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在住校期间关于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得操心,这种行为才是对老师的耐心和爱心的真正考验。

    eff00022d8b0f53e5f5_副本.jpg


           学校有200 多名学生来自贫困家庭,这些学生除了“三免一补”补助和住校生生活补助,还享受来回车费补助(部分)、年终奖学金补助等校内补助。这类补助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但却是贫困家庭一项重要的收入。去年,学校里一个学生的父亲因事故双腿截肢,母亲又重度瘫痪,出入都靠轮椅,家中的三个孩子中,大女儿承担整个家庭重担,

           二儿子没有工作,老三在校读书。得知学生家中困境,全校师生自发捐款一万多元,学校食堂老板也慷慨解囊,免了这个孩子在校期间的全部餐饮费用。像这个孩子般家境的困难学生不止一个,李宗举的班上有好几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时常不能按时给孩子交上生活费。他们往往是年初给李宗举五六百块钱,请老师每月按时从这笔钱中扣除孩子生活费用。但这点儿钱不够扣几个月就没了。这个时候,李宗举就拿自己的工资补贴进去,等到过年时学生的父母打工回来把钱还上,如果还不够,那就明年再说。“老师们都是这样做的,能帮就帮一下,大家都不容易,我们都能理解。”这样说着的李宗举抓了抓头发,不好意思地笑了下。

    人文教育丰富多彩

           操场上的孩子们满头大汗地追逐足球,旁边的武术队“少侠”们正矫健地练习着踢腿、打拳动作。一群男孩中间,竟然还夹着几位小姑娘,英气勃勃,一副巾帼不让须眉的架势。在跟随夏长河参观学校的少年宫活动时,总能发现一些亮点。在电子琴班上,孩子们正弹着《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曲子,其中一位小姑娘表情特别严肃,眼都不眨地紧紧盯着曲谱,生怕弹错了一个调。在体操房舞蹈班的女孩们正整齐地跳着舞,并没有老师带领,看来是提前编好的舞蹈,孩子们已经熟练了。象棋班上的人比想象中要多,同学两两对坐博弈,周边还有不少“抱膀子”的同学,还有不少年迈的老师在四处走动,间或指点一下。夏长河说象棋、书法这类班上的老师多是学校邀请的“五老”,这些老人大多是退休老教师,本身又喜欢孩子,愿意来学校担任少年宫的指导教师。

    eff00022d96cbea84d7_副本.jpg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一行人被学校的小记者们“拦截”多次,这群孩子很懂得“见缝插针”,遇见一个得空的便团团围起来提问:“请问您喜欢我们学校吗?”“对我们学校有什么印象?”“觉得我们学校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一人负责提问,旁边几人负责侧记,分工很是合理。

           走到楼下时,遇见了一个叫杨敏的女孩,她是学校八年级学生,以前是跟随打工的父母在海口念书,也是刚转回来就学。这个女孩很喜欢笑,聊天时时不时地就笑了起来,她参加了学校的二胡班,最喜欢拉的曲子是《太阳出来喜洋洋》,她还喜欢吉他,因为马上升初三,面对中考,担心没有更多时间学习。问杨敏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她笑着说“升上恩阳高中的重点班”。杨敏是这所学校众多学生中的一位,在她的身上可以看见这里的孩子们的一些普遍特质:阳光朴实、可爱、认真。

           因为学校活动的丰富多彩,这所学校的孩子几乎是与电子产品绝缘的,这不只是他们在校期间不玩手机,就连他们回家之后,也极少玩电脑和手机。“有时间的话写作业、帮助家里大人做家务活、复习一下学校学到的知识(包括少年宫项目)。”李宗举说,学校的环境也尽可能地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为他们安排丰富的活动,老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让孩子们玩得天然和健康。”

           山里面的学校培养出了一群山里面的孩子,他们能光着脚丫在田里奔跑,也能坐在实验室里做发明创造,他们成长在大巴山的热情关怀之下,因为这群朴实的园丁无私奉献,才造就了这群小苗“健康快乐”生长,最终变成参天大树,为这片母亲地增加一分郁郁葱葱的绿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