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9月28日,《政务访谈》特别节目“市长在线访谈”第二期开播,市政府领导和市教育局、市卫计委等部门负责人就市民最关切的问题,进行了回复。
此次访谈的主题为“聚焦教育均衡·关注人民健康”。 节目直播中,有92000名网友关注,网络点击超过38万次。 啥时候小编直播也能有这么多人来看?
小编发现直播中的回答的件件都是与所有人相关的事情。
巴中籍考生备好5大件就可回乡读书
市民热线反映:我在外地务工,孩子读初三了,明年想回巴中读高中,有什么规定?
回复:对于户籍在巴中本地,在外地念完初中需回巴中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需在当年8 月20 日前持学生身份证、毕业证、准考证、中考成绩证明和毕业地高中录取依据到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登记,根据学生户籍情况,统一在计划内调配到相对应的普通高中学校入学,户口不在本地的随迁子女入学参照此办法执行。
减免贫困学子学费还补助了生活费用问题: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教育、卫生扶贫专项方案。请问在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回复: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构建了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和学生资助全覆盖体系,确保了全市所有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 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了全免费教育,对贫困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幼儿和高中学生减免了学费,补助了贫困高中学生生活费。同时对中职学生实现了全免费。三是对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括699个贫困村及其他非贫困村的所有贫困户)、城乡低保户及因病、因灾、因残等原因造成入学有困难的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调查摸底,要求各地精准施策,确保这些学生顺利入学、生活无忧。 力争2017年基本消除66人“大班额”
一位叫“阳光”的网友问:巴城学校建设相对滞后,巴师附小江北分校有的班学生多达70 余人,怎样解决大班额问题? 回复:巴中主城区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确存在,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积极应对,先后新建了巴中中学兴文校区、西华师大附中、巴师附小兴文校区、巴中市中坝小学、恩阳中学新校区等8 所学校,主城区教育资源紧缺矛盾有所缓解,中小学大班额从过去的4200多个降到目前的2800多个,但还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下一步,市政府将加快建设主城区学校和公办独立幼儿园。逗硬落实巴州区、恩阳区政府每年在城区新建2 所义务教育学校和1 所以上公办独立幼儿园的任务,纳入目标考核,定期督查跟踪,建立问责机制。通过多种措施,力争“到2017年基本消除66人‘ 大班额’、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从严审批农村撤并校点
问题:如何解决农村边远山区孩子就近入学的问题? 回复:近年来,我们按照“幼儿园和小学低段就近入学,小学高段及以上教育相对集中”的原则,恢复了部分村小,推进了“巴山新居”学校建设。目前,全市有学生的村小1453 所,为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创造了条件。 下一步,我们将因地制宜推动农村校点布局优化工作。一是充分考虑城乡人口流动、环境及交通状况、人口集聚等因素,合理布局农村校点。对撤并校点要从严审批,严格论证,原则上不再新撤。学校撤并一律实行先建后撤,保证平稳过渡。二是加快建设“巴山新居”和城区学校,完善“巴山新居”教育服务功能,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三是切实办好现有农村学校。按照“一校一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加大保障力度,确保正常运转。
多种方式解决村医不足问题 网友反映:村卫生室修得好,设备也还可以,但就是没有医生看病,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回复:我市主要从三个方面解决村卫生室缺医生的问题。 一是没有村医的村,在本乡镇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中调配使用,无法调配的,由乡镇卫生院派驻。 二是允许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人员或经过培训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的人员申请执业注册,到村卫生室工作。 三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巴中市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医学生实施方案》,依托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通江校区从2015年起,用三年时间订单定向免费培养450名农村医学生,签约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2015、2016已连续两年招生300名在读。
“十三五”期间 建成8 家医疗机构 网友“小老百姓”说:城区的巴中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的过道上,到处都是加床,床位很紧缺。请问看病何时才会真的方便? 回复:一直以来,“ 卫生计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紧缺”是巴中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三件事:一是加快发展社会办医,近年来,引进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举办医疗机构8家,总投资23.9亿元,将相继在“十三五”期间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床位3600 多张。二是加大项目争取和推进力度,目前已争取到位中央投资6.7亿元,正在加快建设巴中市儿童医院、巴中市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各县(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等重点医卫项目,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南坝院区、巴州区人民医院回风院区二期等项目建设。三是科学编制“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着力解决城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优的问题。
县域内住院支出控制在总费用10%内问题:贫困家庭因病致贫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保证他们看得起病,不因病返贫呢? 回复:市委、市政府决策切实减轻建卡贫困人口就医负担,确定了一个必须达到的总目标,即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个人县域内住院和门诊医疗支出均控制在医疗总费用的10%以内,我们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是实行住院特惠政策。在本县区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的,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全额报销;在市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按现行医保政策报销后,还需要个人自负的费用,由各县(区)在新建立的“ 医疗扶助基金”中再补助70%,确需转诊到市外诊治的再补助50%。 二是对长期慢性病患者出台了门诊治疗特惠政策:扩面提标。医保门诊病种由原15 种增加到37 种,除原已纳入医保的外,本次新增乙肝、乳腺增生等一类门诊病种6个,按2000 元/年/人结算;新增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6 种二类门诊病种,按住院对待,医保报60%,医疗扶助基金解决30%,个人自付不超过10% 。对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的一类门诊慢性特殊疾病的贫困患者,按标准分别报费。 三是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和“ 一站式”办理。市域内住院的建卡贫困患者个人不缴纳住院预付款,出院时只需结清个人应负担10%的医疗费用。其余的皆由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结算,不需要患者来回跑多个部门。
药店经营非药品 必须设置专区 问题:现在药店里牛奶、洗发液、鸡蛋、大米、纸巾啥都在卖,开得跟超市一样。可不可以这样? 回复:依据现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没有对药品零售门店陈列、销售非药品作出明确禁止规定,如药店获得食品、药品经营许可,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核定的内容有化妆品、日用百货等,就可以经营相关产品。我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依法对药店经营药品、食品、化妆品进行监管。药店经营非药品必须设置专区,要与药品陈列区域明显隔离,并有醒目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