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我的亲身经历 大中小学数据倒卖现象有多严重!
    返回列表
    查看: 19830|回复: 1
    收起左侧

    [爆料] 我的亲身经历 大中小学数据倒卖现象有多严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5 13: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一则《山东一女孩被骗学费 郁结于心离世》的新闻,让我想起了我的亲身经历。
      楼主我是一名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虽然我要说的是2014年的事,但看了最近一女学生被骗学费的新闻,我觉得还是要分享一下,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注意!(PS:具体哪个学校我就不透露,我怕查水表
      这件事我还是在QQ同学群知道的消息,当时把我吓出来一身冷汗,学校没经过本人同意,私自用身份证复印件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告知我们赶快打中国银行信用卡的客服电话去查查,结果还真给我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卡已下发,虽没进行消费,但这也吓我一跳,并且听同学所说,竟然在多个银行都有办理。就我们几个同学大概统计了一下,起码有200多人被办理了信用卡。
      事后经警方查证,此事系中国银行四川成都武侯支行与该校教职工勾结,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学生相关信息后违规办理,校方毫不知情也未授权,该教职工已被解职。为什么我们的个人信息轻易的就被泄露出去了?
    倒卖学生数据成风
      由于普遍不具备经济能力,且资金不充裕,学生群体并非电信诈骗的重灾区。数个倒卖用户数据的业内人士声称:“只要你听说过的学校,不论大学、中学、小学,(它们的数据)都有。”
      其中一位倒卖数据人士就有上海某知名大学数据,包含了学生姓名、学号、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联系方式、专业等详尽信息。此外,该人士表示可以拿到“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籍号、学校、入学方式、住址、家庭成员等等。该人士表示, “国内学校,有一半数据我都有。即使手头没有的,只要你告诉我名字,我也都能拿到。”
    147209688920306443_620_1000_副本.jpg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是由教育部在2012年开始实施上线的系统,旨在对全国范围内的学生注册、学生信息维护、毕业升级、学籍异动实施信息化管理,全国超过1.4亿名中小学信息存储在该系统上。
      根据多位人士报价,“新鲜出炉”、“没有卖过”的一手学生数据,售价约1-2元/条,大量采购还有优惠。而二手的数据,基本低于1毛,如果批量购买,1万条二手数据约300-500元。在整个数据黑色产业领域,学生数据售价偏低,相比之下,一些从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流出的一手数据,售价在3-5元以上,高峰期售价一度达到20-30元/条。除此之外,在数据黑产中,电商、银行、股市、车辆交易等数据应有尽有。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 “买数据的,都是拿来骗人的,学生基本骗不到钱,数据卖不上价,乡镇之类学校的数据都卖不出去。”
      10年前,学生数据要比现在值钱。一位北京某学校教师说:“倒卖生源数据的漏洞长期存在。很多民办大学会借合法专业的名义搞非法成教、网教来招生。每年高考之后,他们就从各省买考生数据,当时一个省考生数据售价几十万元。每年卖出十多万的名单。”
      对于开设成教、网教教育的学校而言,“高分学生数据不值钱,都是白送,分数低的才值钱。拿到数据之后,学校安排话务组开始打电话,几天就能招50-60人。”该教师表示:“有的学校每年因此盈利上亿元,2006年左右,吃这碗饭的人粗略估计有20多万。”
      “学校、教师、教育局、招生办,能拿到学生数据的部门太多了,很多人都可能成为泄露数据的源头。不光卖学生数据,学校教师的数据也都被卖出去了,老师天天都接好多推销电话。”该人士回忆称,“2008年之后,主管部门发文明确倒卖生源数据是违法行为,但也没有控制住。后来,因为生源减少,公立专业都招不满,民办的招不到生源,这个生意才淡下来。”
    几分钟攻破学校漏洞
      行业内市场衰落,行业外的电信诈骗、广告推销市场则开始兴起,而大量的学生数据流入黑色产业。
      数据流入黑产的途径有三种,一种是接触到数据的工作人员泄露数据,一种是黑客入侵目标获取数据,还有一种是第三方IT系统服务公司在提供服务时获取数据并泄露。
      一位教育信息化资深人士表示:“学生数据存放在很多地方,学校、招生办、教育机构等等。目前中小学数据教育部会提供统一平台,但大学数据,则存储在各个大学自己手中。”数据存储渠道的多样,增加了接触数据人员的数量,也无限放大了内部人员泄密的风险。
      另一方面,多位来自信息安全领域的权威人士认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安全能力普遍极低。”在360旗下补天漏洞平台上,最近两年内提交的相关教育机构的漏洞超过1100条,“实际上远比这多,主要是教育机构漏洞太多,白帽子都懒得去测试,因为没有成就感。随便一个入门的黑客,都能搞定绝大多数学校系统,几乎不耗时间,甚至只需要敲几下回车就可以。”
      一位信息安全资深人士对某部委直属大学做了测试,仅用几分钟即发现了该大学的漏洞,目前该大学已经修复该漏洞。需要指出,根据补天漏洞平台信息,该平台上最近两年内提交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也均在50个左右。此外,近年来,因为“套号学历”、“学历造假”等事件,教育部指定的学历查询唯一网站学信网被屡次质疑,不过,教育部多次回应中强调“学信网安全”、“没有漏洞”。
      2014年、2015年,教育部与公安部先后联合印发《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教育部 公安部关于全面推进教育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定级备案工作。两份通知中,学生的学籍、学位等信息管理系统大多列入第三级等级保护。教育行业最高安全保护等级为第三级。
      根据相关要求,私密级、绝密级、机密级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分别不低于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根据人民银行发布文件,银行部分系统最高防护等级为第四级。
      前述教育信息化行业人士表示: “从这两年分析的结果来看,信息安全,是一个全社会都漠视的问题,需要所有企业、机构去提高重视程度,靠公民提高安全意识,根本没用。”
    事情发展到这里,
    除了惋惜这个女孩年轻的生命,
    也希望这个社会少些欺骗和伤害,
    当然,
    信息安全仍是需要我们重视的大问题。
    对此,你怎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15: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我看卖的人应该也有吧,倒卖信息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