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竹编,编出古老巴中,有多少人还记得
返回列表
查看: 20999|回复: 2
收起左侧

[话题] 竹编,编出古老巴中,有多少人还记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3 15: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余候重温Hz℃ 于 2016-7-13 17:27 编辑

竹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一直以来竹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认为竹子是正直的代表。而古人对于竹之喜爱同样溢于言表。
如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如郑板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如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QQ截图20160713154908.png

而竹编作为竹子最突出的外在表现形式,更是让许多老者爱不释手。在巴中,很多年长者都会竹编这门手艺,虽然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接触到竹编,但由于早期在老者的熏陶下成长,对其有种独特的情感。

QQ截图20160713154928.png

小时候,躺在竹编席子上,看着爷爷快速地编着篮子,好似不需要什么技巧与力气。偶尔会手痒想要尝试,也是深怕被割到手而放弃。后来看多了才发现,竹编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从挑竹、劈竹、用水侵泡、片竹、编竹都要求人们细心至极。一根根坚硬的竹子也在编者的“玩弄”下露出韧性十足的模样。
QQ截图20160713154946.png

我总觉得竹子是水和石的结合体,有着软硬皆备的神奇性。变软后的竹片似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虽然说的是水。但我觉得竹子也是。无论主编者怎么压揉,它始终不会断。在其柔软的改变下,还会成为一件件美丽的物品。

QQ截图20160713155000.png

QQ截图20160713155008.png

▲竹编席子

从石器时代起,"席子"就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生活器具之一。以前总说“席地而坐”,但现在虽然说着“出席”、“退席”之类的话语却与“席子”再无关系。现在的席子主要用来当“卧具”,很多地方甚至再无竹席之影。竹席吸热和散热效果都比较好,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QQ截图20160713155025.png

QQ截图20160713155036.png

▲竹编篮子

在农村,竹篮仍是并不可少的背具。可以织成各式各样,一般在巴中常见的是方正型的。编的时候一般要先用宽的竹子或是木条固定出大概模样,有时候织得太紧会不利于后面的牢固,所以精准预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QQ截图20160713155050.png

QQ截图20160713155101.png

▲竹编簸箕、撮箕

总觉得这些物品是万能的,净粮食、装垃圾,貌似只要是看得见的固状物都可以用到它。虽然看似这样的竹编更简单些,但实际上它用到的竹片比篮子之类用到的竹片还要细一些,很考验编者的耐心。

QQ截图20160713155150.png

QQ截图20160713155136.png

▲竹编收纳盒

收纳盒按大小之分可以放的东西也不一样,比如大一点的会放置碗之类的,有些小一点的可以放置茶饼。还有其他易丢的细小物品,可以收纳其中。

QQ截图20160713155202.png
竹编是我国传统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是一种艺术。在巴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卖竹编物品的老人家,但似乎真正会编制的人越来越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16: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
楼主你要好多?我能给你找到
来自平昌零距离手机客户端来自平昌零距离手机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4 07: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