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我市110 无效报警、恶意报警及扰警行为达110 报警总数的80%以上,耗费了大量警力、物力、财力,影响了110 科学用警调度,也影响了公安机关为真正需要警力帮助群众所提供服务的质量。为此,我市公安机关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110”减负工作专项治理。“110”已成为人们守望平安幸福的代名词。不管是白天或是黑夜,也不论是在家园或是在他乡,危难时刻,人民群众最先想到和最信得过的就是110。然而,在海量求助电话响起时,一些无效报警、恶意报警和扰警行为让110 不堪重负。市公安局110 指挥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全市公安机关共接警约25.1 万起,其中,有效警情约2.4 万起,无效警情约22.7 万起,占接警总量的90% 。2015 年全市公安机关共接警约47 万起,其中,有效警情约8.2 万起,无效警情约38.8 万起,占接警总量82.8%。由于警力紧张,无效警情处置占用了各级公安机关大量警力和资源。市公安局110 指挥中心民警介绍,所谓无效警情又可理解为非警务警情,主要指非治安类纠纷、求助、咨询、骚扰等警情。非警务警情中纠纷和求助类占有很大比重,在调处劳资纠纷、家庭纠纷、感情纠纷、婚恋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中,仅靠公安机关一己之力,收效甚微,甚至事倍功半。从无效报警情况看,一些市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便拨打110,有的甚至是琐碎小事,如上厕所忘带卫生纸、门锁坏了,把110视作万能平台,不清楚110 主要职能是在警力上为百姓提供服务和安全保障的,而不是什么事都可以通过110 来解决。恶意报警方面,有的虚报警情迫使110 出警,影响了公安机关的警力调度。据悉,此次“110”减负工作专项治理,将依据省公安厅的《减轻基层公安机关110 接处警工作负担专项治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从而形成震慑,依法处理一批恶意报警扰警的行为人,让市民认清110的地位作用、掌握了解受案报警范围、认清恶意扰警危害,增强110 接处警的可操作性和实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