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通江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和西华大学研究古城堡的教授在通江县得汉城的西边发现了一处长约30 米的宋代古城墙。 在对得汉城的史料记载中,只有东门、北门、南门三个门的记载,但得汉城附近的村民却说有西门的存在,于是文物局工作人员就和西华大学研究古城堡的教授在得汉城开始了寻找西门的行动,最终,在得汉城的西边并没有找到西门,却找到了一处宋代城墙。 关于巴中得汉城 得汉城又名安辑寨,地处巴中市通江县城以北45公里的永安镇得汉城村,堪称汉高祖刘邦的重要储粮屯兵地。 ▲得汉城摩崖石刻南门11号石刻 萧何曾在此屯兵 《蜀中名胜》记:刘邦为汉中王,招募賨人,平定三秦。国相萧何留守巴蜀,并以得汉城为根据地储粮屯兵,刘邦据此以通饷道,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灭楚兴汉而得天下,后赐此地名“得汉城”。 ▲锣坪 得汉城形如乌龟,它背靠群山,东临大通江河,南北皆深溪,四周皆30余米高的悬崖陡壁。因其地险峻扼秦蜀咽喉,得汉城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锣坪 得汉城的出名,除了萧何,还与能武善战、禀赋天长的賨人相关。賨人,对于今人而言并不熟悉,但早在几千年前,便因能歌善舞、饶勇善战,是各方诸侯竞相角逐的力量。
▲木楼 在萧何引荐下,这支来自巴国的队伍,充当了刘邦的急先锋,他们沿着嘉陵江支流宕水一路北上,来到得汉城。因为萧何的扶持,队伍人口迅速增长,直逼万人。一路路人马,一车车粮草,自这里出发,伴随刘邦下咸阳,逐项羽,主长安,辅佐西汉霸业伟成,并摘取了得汉城的美名。 ▲石墙 刘邦称帝后,大宴群臣。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共饮。对自己何以夺取天下,刘邦自问自答:“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储粮屯兵,萧何正是以得汉城为根据地! 伴随声名鹊起,得汉城开始步入历代帝王视线,处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 ▲乡镇 1258年,蒙古军队再次重兵进攻得汉城,得汉城军民艰苦卓绝地坚守了24年,终因外无援兵,寡不敌众,被元蒙军队所破。此后,明中期鄢蓝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清嘉庆白莲教起义等几次较大的抗争都曾在得汉城留下激烈战事。 安辑寨名称的由来,就与鄢蓝起义有关。明朝中期,一帮走投无路的山民发动鄢蓝农民起义,把朝廷大员、时任四川巡抚的林俊引到了得汉城,在此驻军达四年之久。林俊给了得汉城另外一个名字:安辑寨。但后人看来,该名字太小气,无法彰显得汉城的声威。远不如得汉城石壁上“峡起行龙帐,云归放鹤台”的诗文,稍给得汉城一丝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