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平昌农民工9年时间创新多种产品 受到用户青睐销量翻番
    返回列表
    查看: 21590|回复: 0
    收起左侧

    [平昌动态] 平昌农民工9年时间创新多种产品 受到用户青睐销量翻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 10: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5月1日讯:“勤奋好学,悉心钻研,攻坚克难。”这就是巴中农民工匠何修春。他凭借对钢圈生产的浓厚兴趣,用近9年时间在平凡的岗位上,研发改进钢圈生产模具20多个规格型号,并研发了“车轮漆前除锈新工艺应用”项目。期间先后多次被国家、省、市和县级部门表彰。

    15年外出务工拿到高薪 放弃工作返乡照顾家庭1974年出生的何修春是平昌县南风乡人。1991年,高中毕业的何修春只有17岁,投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军中。他先后在河北省武安市和山西省贺州市挖过五年煤,历尽了艰难和辛酸,但收入捉襟见肘。随后,他辞去煤矿工作,到广州市一五金厂打工。

    何修春在五金厂工作了近十年,掌握了五金加工过程中的抛光和磷化酸洗技术。这期间他结了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家里情况也慢慢有了改观。2006年回家过春节,看见父母年事已高,父母再也不像前些年那样健康,孩子还小尚未上学,妻子一个人在家比较辛苦。他考虑再三,决定辞去每月6000多元的薪资,回到家乡找点工作方便照顾家。

    9年家乡上班自学创新产品 受用户青睐销量翻番2007年,何修春告别曾经工作10年的五金厂。回到家中听朋友说,县城的钢圈厂发展势头较好,他便带着所学技术到县城钢圈厂,支持钢圈厂的发展。进厂后,他通过不断自身勤奋、刻苦钻研,不久便成为了业务内行,在车间的技术团队担任技术骨干,任该厂钢圈车间焊工组组长,期间他还自学了焊接技术。

    只要遇到技术难点,往往吃住在车间,不攻下难题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直到攻下难点才罢休。何修春在近五年时间里,带领工友研发改进了20多个规格型号的钢圈生产模具。在这些成功的背后,他和同事不分内外,不休节假日,基本上吃住在工地,有时候一干就是一个月,也觉得幸福。

    此外,何修春与同事们还研发了“车轮漆前除锈新工艺应用”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改钢圈除锈单挂8个为多挂16个,每班节电144千瓦时,年节电4万多度,节约资金4万元余元,产值比2007年翻了两番,该项目获得了四川省经信委“科技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奖励及市科技局“科技进步奖”。

    同时,他还对钢圈生产的其他工序感兴趣,只要出现了技术问题想办法迅速解决。由于他所从事的钢圈焊接工序没有出现过一次质量问题,该厂钢圈这一主打产品在市场上的声誉较好,受到了广大用户青睐。由于他工作出色,自2008年起,连年被评为先进个人。

    创新工作获财富爱心回报社会 做好新时代劳动人民

    何修春虽是一个农民工,但他有着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个人捐款多次。采访中,他对记者说,“我家庭比较困难,但灾区人民更困难,我捐点钱尽绵薄之力也是应该的。”同时,他把侄儿从小学供到大学毕业,给患有先天性食道管堵塞病的邻居捐款1.2万元手术费。

    何修春凭借踏实和创新的工作模式,赢得了同事和领导们肯定和赞扬。“用心做人,专心做事。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劳动人民,不仅要从社会中获得财富,还需要从财富中回报社会,既有恒心还得有爱心,这才是新时代劳动人民的新形象。”何修春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