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为平昌乡村卫生工作坚守32年,他就是村民的"120"!
一双脚踏过方圆数十公里的土地,一双手治愈过父老乡亲大大小小的病痛。从18岁到50岁,从朝气蓬勃的少年到朴实稳重的中年大叔。程文锡,这位扎根在平昌县喜神乡铜佛村卫生室32年的边远乡村卫生工作者,用行动、用言语诉说着何为一名医生的担当。程文锡为病人测血压
儿时立志向 无悔人生路 铜佛村位于通江县芝苞乡和万源县柳林村三县交界处,这里距离平昌县城100多公里,是典型的“山高皇帝远”之地。“从我记事起,我的母亲便一直体弱多病。然而老家当时并没有像样的医疗卫生服务,交通也不便利,不管是就医或买药都不方便。因此母亲常常拖着病弱之躯为一家大小日夜操劳。”回忆过往,程文锡不胜唏嘘。于是从小就格外懂事的他,便立志学医,以期改变家乡恶劣的医疗卫生条件,让病人不再面临没地医治的窘迫。
1983年高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程文锡选择放弃学业。但他心中的“医生梦”却未曾消失。通过一位认识的老大夫,程文锡踏上了自己的学医之路。“学习过程中有苦也有累,而且我的底子差,老师教的我经常要花很多时间消化,只有自己多看书。”笑称不愿服输的程文锡告诉记者,学医期间,他看过近千本相关书籍。也正是因为这股不放弃的学习劲头,三年后,程文锡学成并回到那片养育他的土地上,挑起了这个四面环山、人居分散的村卫生事业。
“回乡之后,我面对的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医疗卫生环境。传递信息全靠喊,出诊治疗全靠走,甚至当时的检查设备只有老三件(体温计、血压表、听诊器)。”程文锡告诉记者,靠着两条腿,他走遍铜佛村六个社。也为让自己的医学知识更稳固、技术更精进,他开始了白天穿梭在田间忙农活,晚上挑灯钻研医学的生活。
赶去看病人的程文锡
大医精诚 彰显医者人生 “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哪里有病人,无论天晴下雨,都是随叫随到。”这是村主任王安学对程文锡的评价,也是程文锡医疗卫生工作的真实写照。程文锡的一天常常在电话中开始,也在电话中结束。
“文锡,你马上下来一下,蒲秀全嫂流鼻血不止,把两个鼻孔塞了,就从口里出来,时不时还吐血块,有好长时间了,都止不住血,快来。”2016年初夏的凌晨一点多,一阵手机铃声把程文锡从梦中惊醒,当他匆忙拿起手机后,便听见手机中传出急促的呼救声。
“当时身患高血压的蒲秀全嫂近八十岁,儿子媳妇又没有在身边,出血多了意味着可能造成休克,人命关天啊!”或许有些后怕,程文锡忆起当时情景似乎有些心有余悸。于是在危急时刻,程文锡顾不了头一天出诊把左脚关节摔伤的疼痛,急忙整理药械,准备出发,但手机又响了……
难道病情严重了?怀着一丝紧张,程文锡接起了电话,“我家属胃疼得不得了,又呕吐,你赶快来一下!”原来是二社的王安和希望程文锡能去出诊,但因着蒲秀全嫂情况较危急,于是程文锡决定先去往蒲秀全嫂家,再去王安和家,“你用橘子树叶和盐炒热熨一熨,我有个急救病人得处理一下才能来。”为了方便快捷,程文锡把两处的药品带齐,骑上摩托车就赶往蒲秀全嫂家赶。
“我一到蒲秀全嫂家,便见到满屋都是血迹浸透的餐纸,而蒲秀全嫂口里还不停地吐出血块。”程文锡告诉记者,眼见当时情况危急,他便顾不上疼痛的双腿,一边问着情况,一边拿起钳子,将纱条浸上止血药,为蒲秀全嫂止血。同时立即对其输液,防止出血过多,发生休克。
眼见着蒲秀全嫂情况有所好转,程文锡记挂着二社王安和家属的病情,便请求邻居帮忙照看蒲秀全嫂,自己赶忙往王安和家赶去。在那段三公里的路途中,程文锡始心中终紧绷着一根弦,甚至于边走边打电话询问输液情况。
披星迎雾,三次往返穿梭在两家之间,无数个电话询问,终于,一夜的紧张,一夜的劳累,双脚的疼痛,换来了患者病情的好转。此时,天已微亮,正准备回家稍作休息的程文锡,电话又响了,“给我弄点药。”“等会儿,我马上到!”
铜佛村卫生室
常年奔波 三十余载初心不改 “等会儿,我马上到!”这或许是程文锡在电话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因如此,他也放弃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家庭时光的节假日。“有一年除夕,本来说好吃团年饭,但我接到一名患者的电话,只好动身前往患者家中。”在苦笑中,程文锡告诉记者,因为这件事,他的一儿一女也颇有怨言。“本来我陪伴他们的时间就少,在大团圆的日子我还缺席,换谁谁都不开心。”
如今程文锡已50岁,他的一儿一女早已长大成人,对他也从不了解到支持。在32年间,他默默守候着村里一千多人的健康,也长期奔波在那块熟悉的土地上。历经无数次紧张,也不知有多少次与死神对抗,但他无怨亦无悔。他说,他只知道医生治病救人就是自己职责所在;他还说,“从来没有想过离开这里,只要乡亲们相信自己,他便就一直守护在这里,直到动不了为止。”四川新闻网巴中(记者 李桃 任佳君)
扎根巴山,任劳任怨,村民健康的保护神 醉美乡村医生 行走的急救包,加油! 现在这种有医德的医生太少了,稍微有点技术的都进城来了,有的医生一开药就是几大包,像牛药那么多,全是向前(钱)看! 为这位辛苦在乡镇的好心人,为民服务的医生点赞,祝福你! 这样的医生少,必须得顶一下 这样的医生值得点一万个 中国好医生,你是做医生的榜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