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 发表于 2018-4-21 15:33:01

平昌某位"孩子王"为了这个村小,坚守34年!

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t0633gsc1g3&auto=0
四月的大巴山深处,天蓝山青。巴中市平昌县喜神乡玛瑙村乡村小学不大的院子里,一群布谷鸟在教室外轻跳欢唱。
“娃儿们,把跳绳拿出来。”53岁的村小教师陈廷刚一声呼唤,几个学生叮叮咚咚奔到操场。这是体育大课间时段,陈廷刚攥着跳绳的一头,刚和他腰齐的女孩手中,牵着另一头。绳子在半空甩出美丽的弧线,孩子跳跃着……

陈廷刚的心头也系着一条无形的绳子,34年来,它牢牢地连着这座小山村。

学生共5个,3至8岁,在一个教室里学。玛瑙村是平昌县最边远的山村之一,离县城有近3个小时的车程。

如今,随着大部分村里人外出务工,孩子们不是跟着父母进城,就是选择到乡镇上念书,留在村小的孩子越来越少。村小的5个孩子中,最小的3岁,最大的8岁。3个读幼儿园,1个上一年级,1个上二年级。陈廷刚当起了全科教师——语文、数学、自然、体育、思想品德一科也不落。


学生年龄层次参差不齐,如何教学?

陈廷刚把所有孩子编在一个班里,“要科学分配时间,保证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能有课上。”陈廷刚告诉记者,“先给一年级上十多分钟,然后让他们做作业,再给二年级上十多分钟,这样交替进行,幼儿园的孩子就带着他们认认数字和拼音。”这样的复式教学,陈廷刚已经用了20多年,一师一校也有13年。

在学校,陈廷刚不仅要当全科教师,也同时兼任清洁工和保姆。“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上厕所需要跟着。”每天中午,陈廷刚还要到教室隔壁的厨房煮饭。站在厨房的案台前,两鬓微白、利落切菜的陈廷刚又像个慈爱的父亲。红萝卜肉丝、炒白菜、鸡蛋汤……每天的菜谱都要均衡搭配。

“现在娃儿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至少保证一荤一素。”他的家距离学校不远,有时候忙不过来,妻子也会来送菜。

偏僻小山村,走出100多名大学生

陈廷刚是玛瑙村人,19岁高中毕业后就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34年来,从代课老师,变成民办教师,再到后来的公办教师,但他的活动范围从未离开过喜神乡。

能吃苦、爱学生,是个“孩子王”。
这是村里人对陈廷刚的评价。最初两年在社口村小教书时,看到有学生要爬1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学校,他就让学生住校,3个男生和他挤在一张床上。

早年交通不便,学生们上学要趟过一条小河,遇到雨季就更加危险。每天清晨,陈廷刚就早早来到河边背着学生们过河,放学后,再把学生安全送到河对岸再返回学校。2008年以前,山路不通,每学期领教材,陈廷刚要一个人走2个多小时山路到镇上背书,来回三次,才能把学生们的所有课本和作业本背回来。

“不是没有机会到外面发展。”陈廷刚回忆起90年代末,为了偿还家里的债务,他曾利用暑假去外地打工,“那时一个月工资只有三百多,但在工地上干一天就可以挣30多元,就想要不就不回来了吧。”

但临近开学,陈廷刚的心头“毛焦火辣”的,还是不自觉地回了学校。“山里虽穷,但娃儿学习很刻苦,很多学生都考上了大学。”陈廷刚说。这些年,玛瑙村已经走出了一百多名大学生。看着这些孩子们成长、进步,走出大山,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被评为高级教师,担忧村小没老师

“家长们外出务工,孩子们也开始进城”。近年来,村小的生源急剧减少,昔日热闹的校园越来越冷清。“过去,我们学校有上百名学生呢,学生们走得差不多了。”

喜神小学校长朱兴国说,县里每年都在招村小老师,“因为地处偏远,外地的老师在我们这儿根本留不住。”近年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被不断提及。在村小干了34年的陈廷刚在2016年被评为高级教师,他的工资从最初的17元/月涨到了如今的4700元/月,“加上年底的各种补贴,平均一个月能领到6000多元。”

但与逐渐减少的孩子相比,陈廷刚显得很失落。“假如没有了学生,我们的工作也没有意义了。”

无聊大叔 发表于 2018-4-23 09:23:19

像这样的老师基本上没有了,为陈老师点赞

沉默与简单 发表于 2018-4-23 12:30:34

老师 你辛苦了

装修找东哥 发表于 2018-4-24 07:40:33

WO2420297735 发表于 2018-04-23 19:58
喜神村教当爹娘,两鬓微白十三载。既上厨房下厅堂,大小娃娃喊爹娘。教书育人一到六,娃娃年龄差距大。学校忙时妻子帮,城里教师学习向。为边远老师点赞,城里老师只知道想补课赚钱。

那确实是   
现在补课都不叫补课啦。改为课后作业辅导啦!

军旅十八年 发表于 2018-4-25 22:57:55

真正的园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昌某位"孩子王"为了这个村小,坚守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