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哦!回平昌赶场哦。
平昌农村都流行赶场,由于农村村落幅员面积宽,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离乡场镇较远,加上平时农活太忙,不可能天天上街去。需要买生活日用品或者销售自家农产品,都会按约定好的时间去赶场,集中走路到场镇街道,或买,或卖,或聚,或饮,或看,或娱......赶场那一天,村上的人一定会起个大早,三三两两、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会从远近不同的家中出发,顶着朝霞,冒着晨雾,绕过村庄,跨过田坎,走过小路,边看风景边聊着龙门阵。农村赶场的时间并不是统一的,最主要的有两种:有的地方是二、五、八,有的地方是三、六、九,还有隔天当场的。很多村民一大早就会来赶场,有的会把当季自己家田里的农作物拿出来卖。不但新鲜而且价格不贵,还可以给他讲价。挑箩筐的,背背篓的,提菜篮子的,也有空手纯粹去场上看热闹的,都是屋前屋后的熟人,隔老远就喊:今天你也赶场啊?小时候最爱热闹,没有钱也可以在热闹的赶场天四处逛逛,有一两块“巨额”零花钱更是高兴得飞起。集市上的服装摊,卖的不是牌子,价格便宜,但爷爷奶奶还是舍不得买。虽然不用电子称,但用杆秤也不会缺斤少两赶场最多的就是菜,不同的菜,每次都是买很多菜回家。村民们把自家田地种的蔬菜带到集市上贩卖,这才是绝对放心的绿色食品。要我在,准买一背篼回来!市场有很多买调料的,辣椒、花椒、八角,各种调料。走,上街(gai)去割肉在牲畜交易区都会有卖鸡的、卖鸭的、卖鹅的、卖小猪的等等,应有尽有。赶场天必须配一碗盖碗茶赶场过后,有的坐在茶馆里休息,喝茶。或者是打一场牌牙科医院摆在街上集市上不光有东西可买,还能顺带看看牙。没有美食的童年不能叫童年开起车子卖麻花,又大又香又实惠总令我们垂涎的,也就是赶场时候的街上,摆在摊子上论个叫卖的包子、馒头,或是泡粑只要有柜台,正上面永远都会摆放着装满糖果的罐子。水果糖、薄荷糖、芝麻杆、奶糖、饼干……有多少钱,才能买多少个糖。那些即将失传的手艺自己手工制作的鸡毛掸子,用过之后一尘不染。做手工的老人也很多,虽然上了年纪可是手脚依然麻利,手工的东西也很经久耐用。“铁匠”现在很少见了,不过铁制器械依旧是农村农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裁缝,衣服上有个修修补补的交给他们就好了。补锅补鞋的工具你以前见过没有呢?好认真的修表师傅。剃头——那张厚茧大手从头顶抚摸而过的温暖现在理发一般都是去理发店,可是那时候的农村的男的一般都会去找剃头匠剃,剃个板寸能管好久,不但技术好,关键是便宜!快看看,你老家是什么时候赶场吧!
附平昌赶场日:29个镇江口镇:响滩镇:1/4/7(现在是隔日场)西兴镇:4/7/10佛楼镇:1/4/7白衣镇:1/4/7涵水镇:2/5/8岳家镇:3/6/9兰草镇:单1/3/5/7/9驷马镇:单1/3/5/7/9坦溪镇:双2/4/6/8/10元山镇:1/3/6/9云台镇:2/5/8/10邱家镇:单1/3/5/7/9笔山镇:1/4/7镇龙镇:1/4/7得胜镇:单1/3/5/7/9鹿鸣镇:2/5/8青凤镇:2/5/8灵山镇:2/5/8土兴镇:2/5/8望京镇:3/6/9龙岗镇:2/5/8板庙镇:单1/3/5/7/9泥龙镇:2/5/8五木镇:双2/4/6/8/10青云镇:3/6/9大寨镇:4/7/10土垭镇:3/6/9澌岸镇:双2/4/6/8/1014个乡:元石乡:3/6/9六门乡:2/5/8岩口乡:1/4/7喜神乡:2/5/8石垭乡:1/4/7马鞍乡:3/6/9界牌乡:1/4/7粉壁乡:双2/4/6/8/10澌滩乡:3/6/9高峰乡:2/5/8南风乡:福申乡:2/5/8双鹿乡:双2/4/6/8/10黑水乡:3/6/9 现在只有快过年那几天赶场才有那种感觉了 小时候就觉得赶场天最热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