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后一个了 发表于 2017-8-6 08:21:40

平昌医保扶贫精准发力,贫困户看病不再难

“没交钱先住进医院,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近日,平昌县得胜镇独柏村76岁的吴芝仁老人对前来看望她的帮扶干部说。17年前儿子外出没了音信,后来儿媳改嫁,吴芝仁一个人抚养孙女。长期劳累让她患上了肺心病,因为缺钱一直都没去医院好好看病。得益于医保精准扶贫,前不久她在县医院住院治疗。“现在症状减轻了,感觉好多了。”吴芝仁说。

  同吴芝仁一样,得益于医保精准扶贫惠民政策,平昌县贫困患者圆了健康梦,走上脱贫路。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已累计受益108715人次,报费达9535万元。

  财政全额代缴
  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

  “现在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我今年的支出又少了一项。”7月底,平昌县元山镇长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明刚告诉前来帮他算收支账的帮扶干部。吴明刚说,2017年居民医保个人需支付150元,他家6口人需900元,“但村干部没有收我家的医保费,说是由政府代缴了。”

  吴明刚口中的“代缴”,是平昌县为有效缓解贫困家庭经济压力,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由县财政全额代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医保参保费。据统计,2017年平昌县财政为79727名贫困人口代缴医保参保费达1196万元。

  “别小看省了900元。”吴明刚说,他当即就用准备交医保参保费的900元买了4个猪仔,“到年底喂大了,可卖好几千元呢。我家就更有底气甩掉‘贫困户’这顶帽子了。”

  医疗扶助兜低
  贫困患者看病不再难

  今年49岁的赵永美,家住石垭乡大营村2社,5年前在外务工时患上慢性肾病,后来发展成尿毒症,挣的钱全部花在治病上。2年前,他回家把自留山上的树卖了治病,靠低保救助维持生活。为了方便治病,他在县人民医院附近租了一间小屋。每周的透析治疗花钱不少,但赵永美并没有压力,问其原因,他感慨:“还不是党的政策好。”

  赵永美说,2016年他住院费用共花了6.6万多元,但按各项政策报销后,自己负担不到1千块,“要是没有这些好政策,我真不知道要怎么办,估计都放弃治疗了。”

  赵永美享受的政策是平昌县2016年开始执行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扶助政策。患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县内公立医院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100%报销,即医保基金报销后,剩下的由医疗扶助基金兜底。到2017年6月,该县已支付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共21095人次,报费已达7970万元,其中个人支付医疗费用为0元的就有332人次,在县内公立医院就医个人花费不到医疗总费用10%的共有15530人次。

  “党和政府已解决了我最大的困难,我也不能当个闲人。要脱贫,自己也要努力。如今,治疗的空闲时间里,我在街上摆个小摊也能挣点钱。”赵永美说。

  提高门诊报销费用
  贫困群众用药有保障

  “这减轻了我家好大的负担哟。”7月16日,拿到再障贫血门诊2500元报销费用,家住灵山镇金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居民吴玉兰说。

  10年前,吴玉兰患上了血友病和再障贫血,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当时,再障贫血并没有被纳入医保一特门诊报费。为给她治病,家里倾尽所有,陷入深度贫困,老伴整天都愁眉苦脸。2016年医疗扶助政策出台后,再障贫血门诊医药费也可以报销。“这减轻了大负担,连老伴的精神都好多了。”吴玉兰高兴地说。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平昌县医疗扶助政策新增了类似再障贫血类疾病22种,将其纳入一、二特门诊报销费用,同时大幅提高了一类特殊疾病的帮扶标准。2016年全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支付一特门诊费1841人次,报费261万元。同时为方便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看病,平昌县推出“一站式”服务,所有业务一个窗口一次办结,不让患者跑冤枉路。“现在政策宣传很到位,看病方便,住院不缴预付款,出院时只交个人负担部分,还不到总费用5%。我们老百姓都很满意。”刚出院的患者崔定文老人说。

骑着蜗牛闯天下 发表于 2017-8-6 12:13:33

之前报道说吴芝仁的儿子有17年没回家了,现在有音信了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昌医保扶贫精准发力,贫困户看病不再难